近日,一則《女律師十年體檢未有“患癌風險”預警,確診已是腎癌晚期》的消息如一石激起千層浪,消息稱張女士于2013年—2023年連續10年在某體檢機構,血液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(CEA)檢測結果均在正常范圍,沒有任何異常,但在2024年被診斷右腎透明細胞癌,進行右腎摘除手術后發現已向脊椎骨轉移,故張女士對體檢機構先前十年的檢測結果提出質疑與投訴。體檢機構則聲稱,不存在對于腎臟檢查漏診或誤診情況,進一步確認體檢機構無責,愿意接受第三方權威機構的鑒定,并為此承擔一切責任和法律后果。孰是孰非,我們期待科學權威、細致全面的調查結果,但毋庸置疑的是,張女士所患的腎癌和骨轉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,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,特別是采用針對性更強、更為精準有效的早篩技術,病情或許不會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。
目前醫學上常用的癌癥篩查技術手段有:影像學檢查、內鏡檢查、液體活檢技術、腫瘤標志物檢測等。值得一提的是,液體活檢技術作為一種通過分析體液(主要是血液,也包括尿液、腦脊液等)中的腫瘤相關生物標志物,實現癌癥篩查、診斷、預后評估和療效監測的技術。相比傳統組織活檢,它具有無創、動態監測、克服腫瘤異質性等優勢,已成為精準醫學的重要工具。循環腫瘤細胞(CTC,Circulating Tumor Cells) 是液體活檢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,尤其在癌癥動態監測和預后評估中具有獨特價值。癌癥的早期發現、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對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,而循環腫瘤細胞(CTC)檢測,作為癌癥早篩的重要手段之一,正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。
CTC檢測是從血液中直接檢測腫瘤細胞,利用先進的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系統,將外周血中的腫瘤細胞捕獲并進行檢測分析的一項液體活檢技術。依據腫瘤發生發展過程,當腫瘤直徑長到1-2mm時,就有腫瘤細胞播散進入血液,目前常規手段無法檢測,哪怕是PET-CT通常發現5mm以上腫瘤,因此采用液體活檢技術通過對血液中CTC的精準捕獲可實現早期輔助診斷,針對幾乎所有實體瘤都有效,具有廣譜性。
CTC檢測平臺穩定,可實時按需取樣;快捷,5ml外周血,2小時出具報告;超敏,可以在約300億個血細胞中檢測到1個CTC。
定期進行循環腫瘤細胞(CTC)檢測,關注自己身體健康,做到“早檢測,早安心”。
檢測預約電話:0717-6730188